关于建立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教学调研
制度的意见
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与指导,推进教学调研常态化、机制化、有效化,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常态优质课意识,提升教学中心度和课堂首位度,结合我校实际,经研究决定,建立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教学调研制度。
一、教学调研领导小组
组 长:徐海龙(校长)
副组长:林甲景(分管教学与科研副校长)、金森林(分管德育和初中教育教学副校长)、赵庆东(分管中澳学部副校长)、顾柳炯(分管后勤副校长)
组 员:王永康、张文静、杨利平、许光军、杨工力、马学江、张帆、陈赛东、陈其峰、李晓丹、周启达、各教研组长、各备课组长
二、教学调研类型
(一)调研层级
1.市直及以上级教学调研。是指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项教学调研,校领导、学部领导、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(必要时加其他组内骨干)陪同调研。
2.校级教学调研。是指由校方组织的各类教学调研,校领导牵头,学部领导和备课组长(必要时加教研组长、其他组内教师)陪同调研。
3.学部级教学调研。是指由学部组织的各类教学调研,由学部领导牵头,备课组长(必要时加教研组长、其他组内骨干)陪同调研。
4.学科组级教学调研。指教研组或备课组组织的教学调研,特别是主题公开课、专题展示课示范课等,学部领导要常态化参加学科组级教学调研。
(二)调研形式
1.专题课堂调研。事先有组织、有通知,主要是指各类公开课、展示课、示范课等。
2.随堂课调研。事先无组织、无通知。
3.其它专项座谈调研。比如对课堂管理、作业调查、教学进度、课堂变革、结对工作等的调研。
三、调研流程机制
现以校方组织的随堂课调研为例,明确调研流程机制,其它所有类型教学调研参考此例进行。
1.通知。校领导通知学部(通常在通知时明确调研对象),学部通知备课组长(必要时加教研组长、其他组内教师),做好听课组织(准备凳子、听课材料等)。
2.听课。听课有记录、有评价。学部职员对听课进行拍照。照片内容要同时涵盖学生、教师、听课者,一般从教室后门往前拍,不得进教室拍,不得因拍照打扰课堂。
3.评课。一般在听课后立即评课,亦可在教师半天内课程结束后评课。评课要充分肯定优点、深入分析不足、明确改进建议。评课需拍照,评课者与被评者皆有记录。教学调研的课堂评价作为教师各项考核重要参考指标。
4.反馈。(1)全段性概括反馈。每次听课后,精选照片、评课信息,反馈到相应学部(必要时全校)里,展示教师风采,形成良好的随堂课听课与教学调研氛围。(2)阶段性专题反馈。比如在教工大会、学部教师大会、备课组教研组会上进行专题反馈。(3)针对性个别反馈。对情况特殊的课堂,要在评课后再对教师进行个别谈话反馈,单独深入指导。
5.跟踪。重视“回头课”,对个别有需要重点把脉的教师和重点改进的课堂,进行持续性的跟踪调研和针对性的精准指导,必要的要帮助建立一对一、多对一帮扶机制,进行常态化带教。
四、调研工作要求
1.调研常态化。
以建立教学调研制度为契机,进一步推进教学调研尤其是随堂课调研的常态化,提升教学中心度和课堂首位度。校领导、学部和处室领导,要把常态听课和课堂管理作为教师和学部管理的重中之重,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要把常态听课作为学科组建设的主阵地,强化“要管理教师首先要进课堂”的意识,抬高教学管理的底部,夯实队伍管理的根基。
2.形式多样化。
根据如上所述,各个层级和各种形式的调研要多样化并进,尤其是学部内、组内的调研是夯实调研机制的根基,学部领导和学科组长是第一责任人。
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
2018年9月
校内管理
联系我们
校址:浙江省温州市龙方路138号
办公室:0577-55599699
教务处:0577-55599724
政教处:0577-55599720
关注我们
Copyright ©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319号 浙ICP备12021318号-1